
按行業分
- 涂料
- 建筑涂料 水性木器漆 印鐵涂料 印花膠漿 紙張涂料
- 油墨
- 紙張油墨 塑料油墨 紙張光油 撲克光油 煙包光油 啤酒箱光油 水性磨光油 水性啞光油
- 皮革
- 皮革涂飾劑 鞋化 鞋乳 鞋底
- 紡織
- 水性粘膠劑
- 金屬加工/水性脫模劑
- 地板
- 石材地板 實木地板 PVC地板
- 食品包裝用紙
- 玻璃纖維
- 建材
超高濃度石蠟乳狀液的研制
超高濃度石蠟乳狀液的研制
蔣金芝,閻智勇(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,湖南 長沙 410083)
摘 要:超高濃度石蠟乳液,是蠟含量能達到 50%的同時具有良好流動性、高度分散性和穩定性等特點的白色乳
液。本文以工業石蠟為主要原料,采用特殊工藝和新型復配乳化劑,最終制得了環保型超高濃度石蠟乳液。考察
了乳化劑的選擇及其用量、新型復配乳化劑中各組分的比例、乳化溫度、乳化時間和攪拌速度對石蠟乳化效果的
影響。并確定了較佳乳化工藝條件:新型復配乳化劑為 7%(以總固含量為基準的質量分數),乳化時間 40 min,
乳化溫度為 70 ℃,攪拌速度 1700 r/ min。在此條件下,石蠟乳液蠟含量為 50%,且穩定性、分散性、流動性較好。
關性詞:石蠟乳液;濃縮乳化;乳化劑
中圖分類號:TQ 423 文獻標識碼:A 中圖分類號:1000–6613(2008)10–1632–05
石蠟乳液又叫乳化蠟,是固體石蠟均勻分散在水 中的乳液;其使用時無需加熱熔融或用溶劑溶解,成 膜均勻、覆蓋性好,且易于和其它物質的水溶液或乳 液復合使用,具有安全、高效和經濟環保等優點 [1] , 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化工產品。一般低濃度的乳化蠟的 用途如下:醫藥行業上用作乳膠制品的助劑;農業上 用作果品保鮮等。而高濃度乳化蠟,蠟含量一般為 35%,由于其蠟含量更高,覆蓋性更好,相應使用成 本更低,應用范圍更為廣泛,如在建筑行業上用作鋼 筋混凝土的固化劑;造紙工業上用作紙漿施膠劑;印 刷油墨中作分散劑;皮革行業中用作涂飾劑等 [2 - 3] 。
乳化蠟最早是美孚石油公司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開發,10 年后即已在美國普遍使用。20 世紀 70 年代時,英國、聯邦德國、日本也逐漸開始研究 和應用乳化蠟 [4] 。目前,國外已有專利 [5 - 7] 報道了蠟 含量不低于 50%的石蠟乳液。我國該方面研究起步較 晚,目前其開發應用與國外相比差距很大,需使用乳 化蠟的部門幾乎全用不合理的代替品,而且研究及生 產出的乳白色、高濃度的乳化蠟品種更是極少。 石蠟乳液的制備按照乳化劑的加入方式,一般 分為 4 種 [8] :劑在水中法、劑在油中法、初生皂法、輪流加液法等。本工作的實驗證明這 4 種方法均難 以得到濃度超過 35%、且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高濃度 石蠟乳液。因此,本工作分別對石蠟乳化劑的選擇、 乳化條件的影響、乳化工藝的改進進行探討,擬研 究出新型復配乳化劑,并采用特殊工藝,獲得國內 尚未見報道的超高濃度石蠟乳液,其蠟含量可達 50%,并為石蠟乳液產品的多用途開發研究和應用 提供可靠的實驗數據。
1 實驗部分
1.1 石蠟乳化原理
石蠟乳液是一種熱力學不穩定體系,放置時石 蠟和水兩相易分離。要使石蠟分散于水中成為高分 散、均勻、穩定的乳液,必須選擇合適的乳化劑并 通過一定的乳化工藝來實現。乳化劑使石蠟固體形 成微小的液滴(粒徑在 1~3 μm)并能定向吸附其 表面,使石蠟水界面形成具有一定機械強度的界面 膜,從而使穩定分散于水中而不易聚結析出。因此 要制得顆粒細小、均勻穩定的石蠟,乳化劑的選擇 是首要條件 [9] ,其次是乳化的工藝及條件。
一般濃度乳化蠟液的制備由于蠟含量低,采用 一般工藝和兩種乳化劑復配便可得到機械強度足夠 的界面膜;而高濃乳化蠟液由于蠟含量高,若乳化 劑在乳液粒子表面形成的吸附層不夠致密,界面膜 強度低,將導致乳粒相互靠攏合并成大顆粒而破乳 分層。因此制備超高濃乳化蠟液的關鍵在于找出新 乳化劑以在石蠟水界面得到足夠強度的界面膜。
1.2 儀器及藥品
儀器:電爐(1000 W)、恒溫電磁攪拌水浴鍋、 錐形瓶。
藥品:45 # 石蠟(工業級)、硬脂酸(分析純)、 乳化穩定劑 HP-1(工業級)、助劑 AP-2(分析純)、 助劑 AP-1(工業級)。
1.3 制備方法
本實驗采用濃縮乳化再稀釋的特殊工藝,具體 操作如下。
將 25 g 工業石蠟、11 g 水、0.085 g 乳化穩定劑 HP-1、1.24 g 硬脂酸、0.085 g 助劑 AP-1 在燒杯中 混合并薄膜密封,用電爐加熱直至蠟固體開始融化, 再移至水浴溫度為 70~72 ℃的水浴鍋中。待固體 全部融化后,先將瓶內液體攪拌均勻,此時呈略黃 的乳白色,再向其中加入 0.49 g 助劑 AP-2,攪拌均 勻,并在瓶內 70 ℃下攪拌 40 min,攪拌速率為 1700 r/ min。冷卻并攪拌,直至瓶內溫度降為 35~38 ℃此時再向瓶中加入 12 g 50~55 ℃的自來水進行稀 釋,最后邊攪拌邊冷卻至室溫。
1.4 乳化蠟性能測試方法
文中乳化蠟性能的測試均在蠟含量為 50%的 石蠟乳液中進行。
1.4.1 穩定性測定 將乳化蠟在室溫下靜置 30 天后,測量乳化液的 體積(V O )占整個溶液體積(V T )的分數,其值越 大,表明所制備的乳化液越穩定。
1.4.2 分散性檢測 分散性測定參照農乳的 5 個等級,一級較好, 五級最差,具體見文獻[10]。
1.4.3 石蠟乳液類型評定 采用沖淡法。取少許石蠟乳液,加入少量水, 輕輕攪拌,易與水摻合者為水包油型(O/W),反 之,為油包水型(W/O)。
2 結果與討論
2.1 乳化劑的選擇及其用量的確定
2.1.1 乳化劑的選擇 選擇乳化劑通常以親水-親油平衡值(HLB) 為依據,石蠟乳化要求 HLB 值在 10 左右,而且經 驗表明,乳化蠟的穩定體系需要兩種以上的表面活 性劑才有較好的效果 [11] 。為此,可以利用有機概念 圖,圖中將有機物親油和親水的程度用數字來表示, 即有機性值(O)和無機性值(I)。這樣就能根據 化合物的有機性值輔助選擇乳化劑 [12 - 14] 進行復配, 即利用了有機性值相近相溶原則選擇乳化劑。
石蠟的 O 值范圍為 520~640。幾種乳化劑的有 機性值和無機性值見表 1。
由表 1 中各乳化劑的 I、O 值,可知用助劑 AP-2 與硬脂酸復配的乳化劑較好。在此基礎上,通過查 閱相關資料 [15] ,又加入乳化穩定劑和助劑 AP-1 再進 行復配得到新型復配乳化劑,并通過實驗考察了不同復配乳化劑對石蠟乳液穩定性的影響(本文中每 次實驗的總質量均規定約為 50 g,其中石蠟為 25 g, 水為 23 g,各類助劑共 1.9 g)。實驗結果如表 2。
從表 2 可知,4 種乳化劑復配的新乳化劑能得 到具有流動性的高含量石蠟乳液。因此,選用硬脂 酸、乳化穩定劑 HP-1、助劑 AP-2、助劑 AP-1 進行 復配得到新型復配乳化劑。
2.1.2 乳化劑用量的選擇
實驗已證明表面活性劑作為乳化劑時,其在界 面上形成吸附膜的強度與界面活性劑的濃度有 關 [16] ,因此只有加入足夠量的乳化劑才能達到較佳 乳化效果。但乳化劑用量過多,產品會形成太多氣 泡而影響其質量。因此乳化劑一般遵循采用必不可 少的最低用量原則,通常為總固含量的 4%~15%。 通過實驗考察了不同用量的上述新型復配乳化劑對 石蠟乳化效果的影響,結果見表 3(本文中“-” 表示乳液凝固無法評價)。
從表 3 中可知,當新型復配乳化劑用量小于 6% 時,無法得到具有流動性的高濃度乳化液;用量大 于 7%時,石蠟乳化效果即較好,但為避免產生太 多氣泡以及提高成本,選取乳液總固含量的 7%為 新型乳化劑的含量。
2.1.3 乳化劑中各組分間比例的確定
由表1和文獻[17]知硬脂酸和助劑AP-2應為乳 化劑中主要成分,且它們質量之和與乳化穩定劑 HP-1 和助劑 AP-1 質量之和的比應約為 1∶10。為 探討乳化劑組分間的比例問題,先固定乳化穩定劑 HP-1 和助劑 AP-1 的用量,將硬脂酸與助劑 AP-2 按不同比例進行實驗,考察其對石蠟乳液穩定性的 影響,結果見表 4。
由表 4 可知,硬脂酸過量,可使乳化蠟的穩定 性增強。這是因為硬脂酸具有較小的親水端基,能 有效吸附在界面上和插入表面活性劑分子之間,呈 更緊密的空間排列,形成致密的高強度膜。但硬脂 酸過量太多反而影響乳液的穩定性,因此我們確定 硬脂酸和助劑 AP-2 的比大約為 2.5∶1。
其次在表 4 中 5 號實驗的基礎上,考察乳化穩 定劑HP-1和助劑AP-1兩者之間的比例對乳化蠟穩 定性的影響,結果如表 5 所示。
由表 5 可知,乳化穩定劑 HP-1 和助劑 AP-1 的 較佳比例應為 1∶1。
根據乳化劑的總量約為 1.9 g,可計算得出上述 較佳比例下新型乳化劑中的各成分的質量分別為: 1.24 g 硬脂酸、0.49 g 助劑 AP-2、0.085g 乳化穩定 劑 HP-1、0.085 g 助劑 AP-1,其在乳液中的質量分 數分別為 2.48%的硬脂酸、0.98%的助劑 AP-2、 0.17%的乳化穩定劑 HP-1、0.17%的助劑 AP-1。
2.3 乳化溫度的影響
適宜的乳化溫度可以使蠟微粒在攪拌作用下迅速而充分地分散,增加乳液的穩定性。溫度對石蠟乳液的影響見表 6。
從表 6 中可看出,溫度低于 70 ℃時,難以得 到穩定的石蠟乳液,因此乳化溫度應不低于 70 ℃, 最終選取 70 ℃。
2.4 乳化時間的影響
在較佳乳化劑用量以及乳化溫度的條下,考察了乳化時間對石蠟乳液的穩定性的影響,實驗結果如表 7 所示。
由表 7 可見,乳化時間太短石蠟不能充分乳化,時間太長則造成浪費。實驗證明乳液粒徑開始時隨時間的延長而變小,但一定時間后粒徑不再變化。乳化時間超過40 min,即可得到穩定的石蠟乳化液。因此我們選擇較佳乳化時間為 40 min。
2.5 攪拌速度的影響
楊基和等 [18] 發現,在乳化過程中,攪拌速度也會影響石蠟乳液的性質。速度過低不能將油相的蠟較好的乳化,乳液顆粒不均勻;攪拌速度過高,則易帶入大量的氣泡,消泡困難,并且攪拌速率太高會使乳化蠟破乳,影響其穩定性。不同的攪拌速率對乳化液的影響見表 8。
從表 8 中可見,攪拌速率大于 1500 r/min 時,乳液穩定性和分散性較好,但攪拌速率過快則不宜控制,且能耗較高。而當攪拌速率低于 500 r/min時則難以得到石蠟乳液。因此選擇 1700 r/min 為合適的攪拌速率。
2.5 新型乳化工藝
石蠟乳液的制備常采用劑在水中法、劑在油中法和初生皂法等。在確定了上述新型復配乳化劑后,在保證 50%蠟含量的前提下,通過實驗進行了傳統乳化工藝和新工藝的對比研究,實驗結果見表 9。
由表 9 可知,傳統的 3 類方法均難以制得有流動性的蠟含量為 50%的高濃度石蠟乳液,而采用新工藝,不僅可以簡化制作條件,也能得到具有流動性的高濃度乳化液。
2.6 產品性能
制得的超高濃度石蠟乳液基本無毒,符合環保要求,外觀為乳白色,經檢測為 O/W 型,分散性為二級,穩定放置 40 天不分層。
3 結 論
(1)確定了新型復配乳化劑及其配方(質量分數):乳化穩定劑 HP-1 為 0.17%,助劑 AP-2 為0.17%,助劑 AP-1 為 0.98%,硬脂酸為 2.48%。(2)研究出了將水油初始混合進行濃縮乳化,然后再稀釋的新石蠟乳化工藝,并對乳化工藝條件進行考察,確定了制備穩定石蠟乳液的較佳工藝條件為:乳化溫度 70 ℃,乳化時間 40 min,攪拌速度 1700 r/min。
(3)制得了蠟含量高達 50%的超高濃度石蠟乳液,且其流動性、穩定性和分散性均較好。
(4)本方法所需生產設備及原料簡單,工藝條件易于操作,產品經濟環保,適于工業化生產。
本文超高濃度石蠟乳狀液的研制內容經過編輯,如無授權,請勿拷貝。 如果您對超高濃度石蠟乳狀液的研制感興趣可以聯系我們 18566398802
在建筑裝飾與工業涂料領域,水性涂料的普及對防水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水分滲透可能導致涂層老化、脫落等問題,直接影響產品使用壽命。為此,VARIPHOB?防水系列通過技術創新,為涂層提供全面防護,同時兼顧環保與實用性。一、產品特性與優勢1、降低毛細吸水,提升防水性能VARIPHOB?防水系列通過減少涂層的毛細管吸水性,有效抑制水分通過毛細作用滲入內部。科學測試顯示,其W值(吸水性指標)顯著低于常規產品
液體石蠟的乳化研究段月英1,叢玉鳳1,黃 瑋1,趙紅麗1,唐 東1,白雙福1,郭金鵬2,高 矚1(1.遼寧石油化工大學,遼寧 撫順113001;2.遼河油田特種油開發公司,遼寧 盤錦124000)摘 要: 以液體石蠟為原料,采用添加助劑的方法,制備了石蠟乳液。探討了乳化劑種類及其質量分數、乳化水質量分數、乳化溫度、乳化時間等因素對乳化效果的影響。結果表明,復配乳化劑乳化效果較好,各因素對乳化效果的
非離子型石蠟乳液的制備江金龍,黃鈴(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,湖南 株洲 412004)[摘 要]以 58#石蠟和復配乳化劑為原料,采用劑在油中法,制備了非離子石蠟乳液。考察了乳化劑類型、乳化劑用量、乳化溫度、乳化時間、攪拌速度對石蠟乳液性能的影響。確定了較佳乳化工藝條件:復配乳化劑用量 9 %,乳化溫度 85 ℃,乳化時間 40 min,攪拌速度 500 r/min。成品含固量約為 30 %,具有良

佛山市翁開爾貿易有限公司 WebSite 粵ICP備05045526號公安機關備案號44060402000074號 網站地圖